Skip to content

前途选择方法论

BY:在Horace 的blog看到这篇,分享下。

翟东升

我们总自以为是理性的,其实那不过是惯性。

“我常常会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是,答案总是否定的。”五年前,跟我说这句话的是一位在巴黎艰难求学的复旦女孩,当时她和我都住在巴黎南郊大 学城的东南亚楼,偶尔过来串门聊天。生活的艰难和孤独能够逼着人去不断地观察,反省,思考。一位学工商管理的女孩专注于如此哲理性的问题,显见她的处境和 心境。后来我留在人大教书,每次有学生聊起关于前途选择的困惑和迷茫,我就会想起复旦女孩的这句话。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内容似乎的确都 不是真正由自己选择的。我们所为之努力的许多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深思熟虑后想要获得的,而是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结果。

我曾经在一次与研究生新生座谈的时候介绍过一个方法来尽早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以便在两年的学习中有的放矢。该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先确定自己比较看重的职业特 点,不同的人对于自己未来的偏好是不同的:有的人最希望自己和家人能衣食无忧,所以要求未来的收入水平比较高;有的人最希望能够自由自在,活得不那么憋 屈,清贫一点倒无所谓;有的人比较喜欢安定,但也有人就是喜欢生活中多些刺激、多些挑战。这个世上三百六十行,没有那个行当能够让人感到十全十美完全满意 的,所以,比较合理的做法就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偏好和比较优势来确定职业特征的轻重缓急次序,并以此来最终确定不同职业在你心目中的优劣次序。

以我个人为例,当年我比较看重的职业特征有以下一些:

一是国际化的便利性,因为我认为国际化是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哪个职业有利于我自身的国际化,即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对象的国际化,那么在我的评价中那个职业就得分较多;

二是行业进入门槛的高低,因为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完全竞争的市场利润率是很难让人高兴起来的;

三是成就的复利效应,因为有的行业中前边的成就可以不断积累为以后的资源,而有的行业却不具有那种可积累性。

其他值得考虑的职业特征还有诸如“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社会地位和声望”、“附带资源的积累”、“精神健康与人格健全”、“劳累程度”等等。

要想在上述标准中确定自己的偏好次序,不但需要大胆倾听自己的心声,更需要尽早获得足够的社会阅历,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找生活圈子中比较见多识广的人士 聊天。一旦确定了自己最想要什么,后边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看各个行当分别具有哪些特点,然后做出权衡和抉择。

我还劝学生们早下决心,以便在几年之内有计划地为自己的目标做比较充分的准备。若非如此,很有可能像寓言故事中所说的那头驴子,在两堆草料中间徘徊而难以抉择,最终饿死。

我的这套思想方法,说得吓人一点,是继承了从启蒙主义到现如今的科学主义一脉的。假如走得更极端一点,就是按照自己的偏好和要求给各个指标赋值,然后用这 些赋值给各个可能的职业、职位打分。但是实际上,打分这个东西貌似科学,实则往往没道理,因为当你赋值的时候,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往往会被同化或者简化为 同一性质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是伪科学也有它的功用,比如想当年本人为了劝说女友(即现在的夫人)留在北京,就将这个方法加以运用,结果很“科学 ”地算出来她应该放弃外地的工作机会,选择北京的机会。

这套思路也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其可行性是建立在对人的理性能力和充分信息的假设基础上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获得的信息往往是很不充分的,我们的理 性也总是很有限的。随着对社会了解更多,人总是“始觉今是而昨非”,也就是说,我们的偏好和参照系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大学毕业时定下的评价以及由此而 做出的选择很可能在五年后会让你后悔,这是完全正常的。至于我们的理性在人生选择中的作用,我的朋友承列博士有句话颇有道理:“我们总自以为是理性的,其 实那不过是惯性。”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认真学习、悉心领会我的上述建议之后,与其说是获得了理性的选择方法,不如说是帮助你劝服自己按照成见、冲动和惯性行事。反 身自问,我自己当年的择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惯性而不是理性在起作用,因为我自己按照上述分析方法所做的比较和分析,最终不过是一支镇静剂而已。

那么,既然如此,人生选择的方法论是否仍然必要?以我目前的认识,首先,人生的目标规划还是必要的,但是应该保持弹性;其次,我们不必追求人生决策的最优 化,而应该追求大方向选择上的较少严重失误;再其次,长远的计划应该尽可能虚一点,详细的规划应该周期短一点;最后,借用古人的一句话与读者共勉:“三思 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 翟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 didongsheng@163.com )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is never published nor shar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